1.鍾維文
34歲才開始學習金工創作主要是銀作飾品,2016年結束了『玩銀工坊』工作室,全心投入當時的銀壺市場,
2016年的銀壺市場百花齊放。台灣全面引進日本的石黑光南、京都瑞鳳堂、大淵武則,以及日本高岡 新瀉地區的金屬加工廠也紛紛轉型製作銀壺,更別說韓國、中國等地的堂號、職人像雨後春筍冒出。
這個時候投入,雖然有廣大的市場,但卻難以找到自己的定位。
幸好,鍾維文用他的創作找到自己的路,自己研究創作最大的缺點就是銀壺成形的技巧不足,仔細瞧鍾維文的銀壺急須基體都大致類似,銀壺只有成半形後無法收口,應該是兩片式後接才能成形。於是鍾維文把心力都放在銀壺外型改變上,他的銀壺基體雖固定,但外型大膽多變,支支不同,用力巧妙,不僅補足敲打成壺的技巧不足,但開創一條專屬於自己的銀壺之路,雖比不了正統日本銀壺的細膩與技術,但豐富活潑性大勝,更別說比現在日本銀壺那一堆機器作半成品公仔壺,還有另外一大票模型壺了。
圖片取自三立新聞介紹:https://www.setn.com/News.aspx?NewsID=172089
2.鹿港銀
應該算是台灣知名銀壺最早期的吧,銀樓起家利用現有技術,開發模具作金銀壺,成為許多上市公司、大企業老闆的贈品首選。
作品就是很......ㄜ,怎麼說?7 80年代的台灣金飾味,有一點黑道大哥掛在脖子上粗金鍊的感覺,或許是模具成形後加工,就是大且厚,然後拋光,非常符合上個世紀炫耀的美感,產品符合客群,有著代表台灣的草根味銀壺。
圖片取自鹿港銀樓Facebook: https://scontent.ftpe2-1.fna.fbcdn.net/v/t1.0-9/93862674_2913295402059658_5423599081215754240_n.jpg?_nc_cat=100&ccb=2&_nc_sid=8bfeb9&_nc_ohc=-4XKLddsIU8AX9qxHLf&_nc_ht=scontent.ftpe2-1.fna&oh=0c8b16c18091d78c729d2e6ae22c762b&oe=60256A6E
3.水林金銀
走的是鹿港銀路線,也是老銀樓出身,幾年前搶搭銀壺熱潮,也利用現有技術推出銀壺,在南部地區大力著墨行銷。
和鹿港銀不同的是,走的是超華麗路線,也參考傳統日本紋路結合創作,應該是訂製機器捲銀板半成品後再創作,新壺時非常閃耀動人,但有了歲月後,會少了銀壺老後特有的立體感,這點較為可惜.
圖片取自水林金銀facebook: https://scontent.ftpe2-2.fna.fbcdn.net/v/t1.0-9/89931780_1472420866254469_7352462176520503296_n.jpg?_nc_cat=102&ccb=2&_nc_sid=8bfeb9&_nc_ohc=M1UBSmBUp5UAX8GsU1U&_nc_ht=scontent.ftpe2-2.fna&oh=b10db74f1a3cd818348efb15ce6622f5&oe=6023E36D
4.陳念舟
茶人出身,轉型開始設計銀壺,過去許多老茶人也有著同樣路線,轉型設計生產茶壺,陳念舟用他數十年喝茶的經驗與對茶的熟悉,設計銀壺。
銀壺設計通常最大的漏洞來自於創作者不懂茶,以創作者的角度創造出喝茶人不順手的茶,而陳念舟以茶人角度設計,會大大滿足喝茶人的習慣用法.但有一個缺點,因為本身沒有製作能力,創作設計後委由製造,猜想應該也是高岡或新瀉地區的金屬製造廠,再委託台灣師傅加工手柄與蓋頂裝飾,因此基本壺形都相同,也少了那麼一點專屬於藝術家的獨特溫暖。
圖片取自於獨家報導:https://i2.wp.com/www.scooptw.com/wp-content/uploads/115405103.jpg?w=696&ssl=1
;6
5.林國信
同樣也是傳統銀樓背景,搭上銀壺流行熱潮,以其藝術科班出生,設計銀壺,為銀壺半成品配上手工配件對接。銀壺的個人特色並不突出,值得注意的是其它有個人藝術設計的銀製茶道具,相比之下,銀壺盤旋於中日銀壺設計的泥沼,既不見其理念,陷在模仿與市場需求,頗為可惜,本來預計其本科系與長年的藝術創作,可以為台灣銀壺走出不一樣的路,但為了迎合市場的走向,掩藏了個人應有的光芒。
更新中.....
留言列表